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公司动态

为什么日元不值钱?

好像…发达国家使用的货币都比人民币要价值高吧…为什么只有日元这么不值钱?

这得问美国人和广场协议

日元的基本单位是 百日元。(这个基本单位的概念有点像是这个经济体的人对于1根萝卜之类的低价产品的随意定价)。1百日元的价值现在略高于1加拿大元,略低于1美元。

===跑题分割线==

50年代中国也搞过币制改革,系统地将国共战争时代的货币按 1万:1 的比例转换为人民币。所以很久以前有过“老人翻出解放前的存单 十数万变十几块”这种新闻。还好老人没有高兴出心脏病=_=

其实不然,日元没有角分,最小为1日元。100日元其实是人民币1元的概念。100日元兑换6.5人民币,你说日元值不值钱?

很多人说日元“不值钱”是因为日元的“元”是最小单位,这是颠倒因果。是因为单位货币价值不高,因此无需发行更小面额的货币,而并非因为不发行小面额货币而货币价值降低。

日元最早订立之初,除了1日元=1.5g黄金,还有次一级货币单位1钱=0.01元

日元的贬值主要在二战后:

1941年,1美元=4.2日元

1945年9月,1美元=15日元

1947年3月,1美元=50日元

1948年7月,1美元=270日元

1949年,日元采用和美元固定汇率360:1

由于日元贬值,显然不可能继续发行更小面值的钱币单位。

第一套人民币最大面额是五万,折合大概几美元美元,后来第二套人民币一块钱换第一套人民币一万块,所以人民币“值钱”

每个国家(当权者)在发行货币初始都有一个自我定价,有高有低,但普遍不会太低,一般是黄金1g=1元的±10倍。

所谓汇率代表一个货币的外部购买能力。而货币的内部(国内)购买力基本由货币发行的政权决定。

货币的最初购买力,随着时间推移,其实际购买力上下波动的根本推动力原因,可分内外因。即可内在前外在后,也可外在前内在后。

但最后内外购买力必趋向于一致,否则货币发行机构不得不花成本维持假象,归根结底耗空自身。当然货币发行机构也必然维持不一致,以自身获利最大化,主要看维持不一致的成本。

所有发行机构因为作为人类的贪欲,必然都在所货币购买力上努力维持一个状态(叫做“外汇管制”):对内の不值钱(即货币贬值,发行者主动增发货币获取实际购买力)和对外的值钱(即汇率上升,获取他国的资源)。越自由流通的货币,内外不一致,越不可能维持。

也就是说,要成为国际货币,内外购买力得基本一致(相比较其他主权货币)。那内外一致,获利方式就剩下整体超发。整体超发即对货币根本即黄金和大宗实物(根本为物质和能量,可细分为粮食/石油/矿,首先是粮)进行超发(即让他们都不值钱)。这是任何想成为国际基准通用物质货币的前提。

央行增发货币(从民众获得财富)导致国内购买力贬值,导致货币先内部贬值进而对外也贬值。也可能因为二战(日本)战后的重建导致对美金的需求(需要美金才能从国际上购买各种重建资源,反过来国际上不需要日元也不需要日本的资产(战后没啥资产可去交换了))导致货币贬值。

日本可以通过卖出金银的方式换回美金,但他们应该不愿意,也吃过历史大亏——日本经过几百年(明和清朝早期的白银流失)的白银流失到清末攫取了战争赔款白银已经意识到金银对于国内财政的重要,所以不愿太多金银换美金。

这样就剩下日元在战后的极速贬值这一条路,再战后重建时快速恢复经济。贬值速度越快,拿到的国际通用货币越多,可以换回的东西也越多,这样可尽快恢复。日元贬值可理解为外部(对美金的需要)为动力的的一次汇率变迁。

美金对日元的在42-49年,特别是二战后美金作为通用货币(购买力)的快速增值(汇率↑)让美金可以在日本国以战后协助共建捞取了大量便宜(人力和资产)。日本也不傻,等拿到了足够美元之后,就通过主动发行日元冲淡你美元在日本国内的实际购买力,让你捞不到便宜了。

这样的央行应对方式,比较起,国际对日本资源(产品·物资·人力)的认可而导致的国际美金主动性购买日本产品,而导致日元再升值回来,让过于贬值的畸形汇率(1:360)过久的存在而导致日本资源不必要的流失来说将计就计,直接主动印钞对于短期防止资源流失更好。

那么,日本像当年德国货币贬值(魏玛共和国)时直接作废重新(以土地/贵金属/税收做抵押)发行回归到值钱的货币行吗?答案是,如果国家(当权者自身和民众的合力)愿意维持对顶层/央行的连续性的信任(在当时的日本是天皇)则不用(大改总会带来短期更大成本),如果不信任则可以(德国的情况,好处相当于既让美金在德国买不到便宜货捞不到便宜又让德国马克有了高价值的国际信任(当然这种国际信任比起长久基于货物交换和不作废货币换出来的信任差的远),而坏处是这个政府是可以甩锅耍大赖皮的)。

所以,对当时的日本答案只有一个了,即不作废货币,维持天皇和日本政体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基础下,让日元贬值捞取美金恢复经济(美金占便宜阶段),再快速印钞让美金占不到便宜(同时也拿点人民的资源,同时也维持日本货好出口)。好像都是好处,那坏处是什么呢?其实在每个人心目中已经有答案而且非常严重的坏处 —— 日元不值钱(即日元的信任不如日元增值起来有国际信任 → 可以换取大量国际货物)日本以外的人不愿意持有日元也觉得日元拿手里不算国际硬通货。

但从更长期来看,如果明知道被占便宜,还坚持数年,一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的让你(国际货币,以美金为首)占便宜,而换来日元回到1941的比例,那日元的在国际市场上的信任(信任的另外一种理解可以是不占人家便宜说到做到,在人类社会因为贪心的存在不得不是略微被占便宜而获得信任)更强,意味着“存下了更多信任”,而这个存下来的货币信任意味着,未来的日元总体存量可以换取更多的国际通用货币和资源。

也就是说,拉开时空维度,不存在便宜不便宜了。只是,人类目前寿命是决定,央行和权利顶端人制定政策的方式,不太有人会以一生寿命为尺度做一个规划,更不用说超越一生寿命尺度的眼光。除非,他已经明白灵魂不死。

这是为啥贬值后既然经济已经恢复,日元不强烈升值比如100倍回到原来的汇率的原因。以5-10年短期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思考问题,在不作废日元重新发行前提下,捞到足够美元后重建日本后,尽快国内发行货币冲淡境外美金在日本的购买力更加节省(5-10年尺度,视作一代人的劳动力)成本。

再后来,为什么日元和所有发达国家货币(美元欧元各种法郎)走向总是相反,却和黄金走向一致呢。这是因为塔尖玩家们要想通过货币套利,除了整体保持大量增发外,还要有一个对冲机制(正反/阴阳,或简单的说一个涨一个跌,才能形成最自然的起伏和波浪,又或说价格波动),于是低汇率的日元成了美金/欧元货币涨跌的反向配对,方便对冲/套利/躲藏。

平台注册入口